1996年,一個載入史冊的驚世之舉——閩寧對口扶貧協作機制正式啟動。
“這是一個戰略決定。”1997年,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福建省對口幫扶寧夏領導小組組長習近平,對閩寧協作進行了高瞻遠矚的定義。
從此,隔著山遙水闊,兩省區人民的心,緊緊相連;兩省區人民的情誼,歷久彌堅。
20多年來,兩省區人民用真情和汗水,澆灌出閩寧協作的累累碩果。
功崇惟志,業廣惟勤。閩寧協作躍上新臺階,從單向扶貧轉向共贏發展。持續27年的幫扶,已升華為跨越千里的能量互助。
閩寧協作,是中國經濟騰飛的生動注腳與有力佐證。閩寧對口扶貧協作機制,為中國方案提供了成效顯著的地方引擎和極具價值的啟示與參考,成為全國東西扶貧協作的典范。
六盤山為筆,閩江水作墨,在生機盎然的大地上寫滿感天動地的詩行。
那些腳步、那些叮嚀、那些歲月、那些憧憬……幻化成這片土地上的呼吸,浸潤山河人間。讓我們撥開歲月的塵煙,跟隨那些執著守望的眼神,沿著那些艱難探索的腳印,尋找那些披荊斬棘的身影,去觸摸閩寧協作的歷史年輪,去體味那份早已浸潤到血脈中的大愛深情。
閩寧鎮從無到有、從窮到富,見證了閩寧對口扶貧協作的巨大成就。寧夏日報記者 左鳴遠 攝
(一)
20多年前,林月嬋第一次站在西海固的土地上,看著眼前的貧瘠與破敗,心里泛起陣陣酸澀與苦楚。
1997年3月11日,西海固乍暖還寒時節,受習近平同志委托,由福建省扶貧辦主任林月嬋帶隊,13位同志組成先遣考察團來到寧夏同心、西吉、固原等縣區考察。
那個時候,閩寧兩省區之間,既不通直達火車,也沒有飛機航班,坐汽車至少要走3天。遠隔千里,福建人為什么要來寧夏?
在寧夏日報的報史館里,我們找到了一張發黃的1996年6月1日的報紙。
那一天的《寧夏日報》4版,左下角的位置刊登了一條600多字的短消息,主標題是: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召開扶貧協作會議,副標題有兩行,一行是“部署發達省、市對口支援貧困省區工作”,另外一行是“確定福建省幫扶寧夏回族自治區”。
秉承上世紀80年代鄧小平同志提出的“兩個大局”的重要戰略構想:沿海地區先發展起來,內地要顧全這個大局;發展到一定時候,沿海幫助內地也是個大局。在中國進入“八七”扶貧攻堅的重要階段,黨中央作出了推進東西對口協作的戰略部署,確定福建對口幫扶寧夏。
一根紅線牽起了兩省區的情緣,一幅波瀾壯闊的對口扶貧歷史畫卷在中華大地徐徐展開。在澎湃的歷史大潮中,改變無數人命運的閩寧協作,激情啟幕!
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的習近平判斷:“這是個戰略決定。先富幫后富共同富裕,這更有利于我們國家的穩定、民族的團結,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
福建省第一時間行動起來,1996年10月,成立了由習近平同志擔任組長,省委組織部、宣傳部、農辦、計委、經貿委等19個省直機關為成員單位的閩寧協作領導小組。
為了更清晰地了解寧夏所需,習近平特地安排林月嬋帶領一支小分隊先到寧夏“打前站”。林月嬋回憶說,我們去的目的就兩條:到最基層察實情、看實際,摸清楚寧夏最迫切的需要是什么?福建能為寧夏做些什么?
那個時候,林月嬋率領的福建考察團看到的是怎樣的西海固呢?
吃水難、行路難、種糧難、上學難、看病難……像一座座沉重的大山,壓得人無法喘息,無處可逃。
“第一次去了不敢喝水,羊糞和草全在水里漂著呢。”林月嬋回憶說。
“當地的馬鈴薯收購點很少,老百姓排著長隊交馬鈴薯,晚上都不睡覺,排啊排啊,天上下著蒙蒙細雨,非常冷。”
“小孩子沒有教室,老師在沙地上用樹枝教學生寫字。有的教室很破爛,風非常大,吹進來,很冷。”
瘦骨嶙峋的山路上,拉水的人和毛驢都走得小心翼翼,只為了眼前一汪眼淚般的瘦水……西海固深入骨髓的窮,深深刺痛了林月嬋,“那些情景給我的印象太深了,一想起來就覺得心痛,讓人永生難忘。”
她跟同行的同志們說,一定要想辦法!
回到福建后,林月嬋把一路看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向福建省主要領導同志作了匯報。
一個月以后的1997年4月15日,帶著黨中央、國務院的關懷,帶著八閩3000萬同胞的牽掛,習近平率領福建省黨政代表團千里跋涉、奔赴塞上,來到了寧夏扶貧開發的第一線。
1997年的春天,習近平第一次踏上西海固的土地。
那時的西海固地區,你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貧困。風、沙、烈日、苦水、閉塞、酷暑嚴寒,匯聚在這片廣闊的不毛之地。就在這片被聯合國定義為“最不適宜人類生存的地區之一”,卻有兩百萬人在繁衍生息。千百年來,他們用人類生存的極限,去挑戰自然力量的極限,祖祖輩輩無法擺脫苦難生活。
干旱少雨、生態脆弱、交通不便、自然災害頻繁、水土流失嚴重,那里的貧苦程度之深震撼了習近平。他回憶說:“我過去聽說過隴西‘苦瘠甲天下’,窮地方我見過也住過,但是到了上世紀90年代,改革開放好多年了,仍有那么窮、那么苦的地方,我心里受到了很大沖擊。”
1997年4月18日,習近平率福建省黨政代表團深入寧夏南部山區考察訪問。從銀川到了同心,然后到了海原、固原、彭陽、涇源、西吉。與西海固的第一次遇見,那些極度貧困的畫面,回想起來仍然歷歷在目。習近平后來回憶說:“那里確實窮啊,有的住窯洞,家里光溜溜的,什么值錢的東西也沒有,真是家徒四壁。”走進西海固老鄉馮秀花家的窯洞,一家子既沒有桌椅板凳,也沒有鋪蓋。家里唯一的“財產”是掛在房梁上的一撮發菜,就靠賣這么一點發菜來買油鹽醬醋。“有的一家人才兩三條褲子。家里有點糧食,但不夠吃,一點水是從很遠的地方挑來的,人身上都臟乎乎的。看到這些,我非常受觸動。”
連續數天深入貧困地區考察,行走在蜿蜒如蛇的山路上,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思索,習近平一再叮囑同行的福建干部:“真幫、實干、見成效。”他還特別囑咐福建在寧掛職干部要尊重不同民族同胞的習慣,從細節做起,靜下心,耐得住寂寞,把東部的經驗帶到寧夏,把西部的精神帶回福建。
林月嬋回憶,回到福建后,習近平為了爭取給寧夏貧困地區最大力度的全面支持,請時任福建省省長賀國強共同觀看在寧夏考察拍攝的影像資料,之后兩人都感嘆不已:“條件這么差,群眾生活這么艱難……我們一定要全力幫扶!”
隨后,習近平向福建省委、省政府匯報了在寧夏考察的情況,很快形成了援寧扶貧的共識!在當時的條件下,福建省既要解決本省的貧困問題,還要伸出友誼之手去幫助西部貧困地區共同發展,集中體現了對“兩個大局”戰略的深刻認識和對扶貧協作的真誠態度。
習近平要求扶貧工作要形成制度,形成長效機制。
為什么要建立這個長效機制?
因為,為群眾謀利益謀發展,既要治標,更要治本;既爭一時,亦爭千秋。只有立意深遠,敢于設計大戰略,謀劃大布局,才能持續帶動、持續突破。
(二)
1996年,閩寧第一次對口扶貧協作聯席會議在福州市舉行,福建省選出沿海的8個經濟實力較強的縣(市、區)對口幫扶寧夏的8個貧困縣。
在習近平的倡導、組織和推動下,閩寧兩省區干部群眾攜手并肩、探索實踐,創立了被譽為中國東西部協作成功典范的“閩寧模式”。20多年里,閩寧協作在這條設計好的路徑里持續、高效地運行。本著“寧夏所需,福建所能”,既雪中送炭又互惠雙贏的原則,福建的人才、資金、科技、經驗、市場要素等不斷植入寧夏“肌體”,形成循環造血機制,從根本上提升了寧夏的發展能力。
由兩省區主要領導參加的對口扶貧協作聯席會議,年復一年,在兩地輪流舉行。會議如此相似:簽訂的 《協議》和 《紀要》均不折不扣地落實。會議又年年不同:經濟、科技、教育、文化、衛生、干部培養等方面的扶貧協作內容越來越豐富,層次越來越高,一個由各級政府推動,部門協調,企業、社會團體、民間參與的大扶貧格局日益清晰。
1997年的寧夏日報頭版的報眼位置刊登了這樣一篇消息,詳細記錄了閩寧對口扶貧協作第二次聯席會議紀要簽字的全過程。
1997年4月17日,閩寧對口扶貧協作第二次聯席會議紀要簽字儀式在銀川舉行,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的習近平代表福建在紀要上簽字。
這份會議紀要干貨滿滿,誠意滿滿,既有真金白銀的支持,又有字字句句的叮嚀,細致到分毫,奠定了閩寧協作幾十年如一日務實踏實樸實的風格。
幾十年你來我往,這樣的會議紀要已經簽署了二十多份。但回溯過往,找尋初心,我們仍然能從最初的這份會議紀要里讀出意味深長的深情擘畫。從一開始,福建省就“盡己所能”,將自己拿得出手的各種資源、各種支持,“打包”給予寧夏這位遠方的“窮兄弟”。會議紀要里如山如海一般的諾言,為閩寧協作探索出的框架和基調,在未來幾十年里依然熠熠生輝。此后,兩省區所有的往來,都能從當年這兩份密密匝匝、細致入微的會議紀要里找到邏輯原點和發軔端倪。
沿著這條思想脈絡,閩寧協作的未來有了清晰的走向。
經過20多年的風雨淬煉,閩寧對口扶貧協作已經從政府單向援助,發展為全社會的行動,已經從單純捐款捐物,發展為企業合作乃至科教文衛的全面協作,已經從單一項目發展為與兩地重大發展戰略相結合,已經深入到受援地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升華為兩地干部群眾的骨肉親情。
有了制度保證、機制保障,一系列規劃項目相繼落地。27年來,閩寧對口扶貧協作機制不僅成為中國扶貧攻堅偉大而生動的實踐,為人類扶貧攻堅事業提供了一系列寶貴經驗,也使數百萬人的人生軌跡被徹底改寫。
走進西海固、走出西海固——成為閩寧兩省區人們相向而行的一種共同價值追求和實踐邏輯。
(三)
很多很多年前,張耀武站在自家的窯洞前,深情回望之后,又義無反顧地扎進茫茫夜色,尋找屬于自己的光明與未來。
那是1991年的春天,寧夏西吉縣平峰鎮權岔村青年張耀武含著淚水,收拾好干癟的行囊,悄悄離開了與他耳鬢廝磨30多年的故鄉。
多年以后,張耀武回憶起往事,他說:“真是窮怕了,幾輩子人過著一樣的生活。活了幾十歲,在老家聽說過銀川,不知道銀川是咋樣的,沒見過火車是咋樣的。”
張耀武生活的西海固地區,千百年來,就像宿命的牢籠。掙不脫,走不出,離不開……這里代表著極限的壯闊和哀愁,人們面對著貧瘠的土地,無限焦灼、無限憧憬。
“從老家出來后,我一路向北來到了這個地方,那時這里荒無人煙,根本不適宜生存。天上沒個鳥鳥子,地上沒個草草子。做了一鍋飯,一陣子黃風吹過來,沙子把飯全埋上了,娃娃們哭著鬧著要回去呢,這個地方不能住人。”
那個時代,這里聚集了一群和張耀武一樣不甘心受窮的鄉親們。他們陸續背起行囊,帶著兒女,舉家逃離西海固,外出尋找活路。如同一顆顆蒲公英的種子,窮苦的人們掙扎著脫離故鄉的母體,在一片陌生的土地上扎根發芽。
1997年,謝興昌夫婦帶著5個娃娃和一根扁擔,挑起全部家當,從西吉縣王民鄉紅太村投奔賀蘭山腳下的閩寧村。
心之向往的新家,卻給了謝興昌一家人“當頭一棒”:滾滾沙塵裹著碎石四處飛舞。謝興昌回憶說:“蓋了兩間土房子,地里盡是大石頭,娃娃們都抱怨說,搬到這個地方,糧食吃完了干啥去呢?”
尋夢的人,接踵而來,又相繼離去。
張耀武和謝興昌們硬著頭皮留了下來,他們相信,既然是政府建的村子,就一定會好起來。終于,他們的信念和堅持贏得了未來。
1997年7月15日,這是一個改變很多人命運的日子。
那一天,閩寧村正式奠基。林月嬋專程來寧,代表福建省委、省政府對閩寧村的開工建設表示祝賀。在奠基儀式上,林月嬋宣讀了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習近平的賀信,賀信中說,“閩寧村的正式興建,是閩寧兩省區開展對口扶貧協作的一項重要成果。閩寧村現在是個干沙灘,將來會是一個金沙灘。”
是啊!這個村莊的名字里,鑲嵌進了兩個省區的簡稱,一個是福建,一個是寧夏,一個“閩”字,一個“寧”字,將兩省區的情緣深深植入村莊的血液里。
作為閩寧協作共建的起點,閩寧村從無到有、從弱到強,見證了閩、寧攜手從單向扶貧到互利共贏的20多年艱辛路及對口扶貧協作的偉大成就,2001年12月1日,自治區政府正式批準在閩寧村的基礎上成立閩寧鎮。
起高樓、修馬路、種葡萄、建酒莊……學校、幼兒園、居民安置區已經建成,30MW光伏電站并網發電,設施大棚投入生產,萬畝草畜基地竣工,肉牛養殖基地存欄近7000頭,“寧酒、閩茶”文化交融的商業區已經開發,西線高速公路通車,閩寧扶貧產業園里企業陸續入駐,項目帶動、產業協作、科技扶貧、勞務培訓、勞務輸出、企業參與、社會支持,閩寧鎮已經成為中國東西對口扶貧協作和中國特色扶貧的經典樣本。
20多年過去,從潦倒無望的苦難生活中走出來,張耀武的人生踏破荊棘,迎來了新生。在閩寧鎮打拼的日子里,他先是給別人打工,又自己種地,后來又試著搞養殖,現在已經“退休”的他在村上盤了間小賣部,一年收入四五萬元。“家里大車也有,小車也有,三個兒子,個個都有自己的營生。”
張耀武家的院子里,低矮、破舊的土房與高大、喜氣的新房相對而立,如同家庭博物館一般記錄著這個家庭的奮斗史。蓋了新房,舊房卻舍不得拆,張耀武說:“人不能忘了本,要時時提醒自己,我們就是從這里活出來的。”
歲月匆匆,不期然間,張耀武家門口的棗樹已經長得有碗口粗。坐在自家的小院里,張耀武感慨著人生就像一條向上的拋物線,每個起承轉合,都風生水起。20多年,滄桑了人世,在樹的心里和人的心里同時寫下烙印。那個當年被時代洪流裹挾、走向未可知命運的懵懂青年,如今已徹底脫胎換骨,走上嶄新的人生。
20多年過去,曾經8000多人的閩寧村已經成長為6萬多人的閩寧鎮。經過20多年的不懈奮斗,閩寧鎮形成了特色種植、特色養殖、文化旅游、設施農業、商貿物流等一批特色優勢產業,移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由搬遷之初的500元躍升到1.6萬元,村集體經濟收入超過600萬。
在閩寧鎮的帶動下,寧夏已相繼“孵化”出160多個閩寧示范村,建設了閩寧鎮、石獅鎮、惠安村、南苑村、團結村等一批生態移民示范村鎮。
閩寧鎮的誕生與興起,承載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關懷,傾注了閩寧兩地領導的心血。這里是中國扶貧攻堅偉大工程的一個縮影,演繹著兩個省區對口協作、攜手共進的手足之情,編織著走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代夢想。
從1996年4月的飛沙走石到2023年4月的春色如許,27年風云流轉、歲月切換,這片土地的色調早已換了容顏。閩寧鎮的奮斗者們是電視劇《山海情》的真實主角,也是閩寧鎮新時代“連續劇”的領銜主演,他們的背后,站立著千千萬萬閩寧鎮的移民群眾,共同演繹著一幕幕悲欣交集、迭代新生的時代劇。
山海情的故事,還遠沒有結束……
林占熺教授帶領團隊在試驗田里做研究。(資料圖片)
(四)
1997年5月,位于寧夏南部山區的彭陽縣迎來一位風塵仆仆的客人,他叫林占熺,54歲,福建省農業專家,菌草技術發明人。
與林占熺同行的,還有菌草研發團隊的幾名技術骨干。大家帶著一個艱巨的使命,肩扛手提6箱菌草,星夜兼程,趕了2000多公里路程而來。
幾十年歲月風塵,這條2000多公里的長路,林占禧已經走了許多遍。
2023年盛夏八月,林占熺在酷暑烈日下走進寧夏石嘴山的一大片鹽堿地,置身兩米多高巨菌草叢,在蚊蟲肆意叮咬中,他和他的團隊沉浸在緊張有序的工作中。
時間不會眷顧暮年,奮斗者需要專注。耄耋之年仍然活躍在科研一線、實踐“前線”的林占熺笑言自己是“80后”:“只要還活著,就要做下去。”他的眼中,仍閃耀著渴望幫助全世界貧困民眾的憧憬與希望;心之所向,仍是將菌草種植技術傳播到地球上更多需要的國家!
時間回溯到1997年4月,閩寧對口扶貧協作第二次聯席會議上,菌草技術被列入閩寧對口扶貧協作項目。
林占熺是福建農林大學菌草研究所所長,此前被評為“全國扶貧狀元”。習近平點將林占熺,希望菌草技術能在寧夏最貧瘠的西海固安家落戶,幫助當地群眾擺脫貧困。
當時,由于缺乏經驗,且受西海固地區的氣候、土壤條件等因素影響,導致種植的菌草生長緩慢,林占熺利用當地玉米芯等農作物秸稈作為培養基栽培蘑菇,先幫村民富起來。
“菌草栽培蘑菇技術相對簡單,村民容易掌握,最能幫助到貧困群眾。”說起那段經歷,林占熺爽朗地笑著說,“那是我第一次去西海固,20多年過去了,我都記不清彭陽那個村子叫什么名字了。”
林占熺說的那個村,是彭陽縣古城鎮小岔溝村,那里的村民們可沒有忘記他。
剛到村里做動員時,先有70多戶村民響應,最后只有27戶決定種植蘑菇,10月播種下去,近8個月時間產了三茬蘑菇,平均收入三四千元,是他們往年收入的三四倍。一位種植戶50平方米菇棚的收入要超過他種植27畝小麥。
小岔溝村沸騰了!在彭陽縣相關部門的協調、動員下,一棟棟蘑菇大棚在古城鎮小岔溝村、高莊村,白陽鎮羅堡村,新集鄉姚河村等地如雨后春筍般涌現。
西海固是閩寧村的“娘家”。林占熺團隊在彭陽扶貧的同時兼顧閩寧村,兩頭奔忙,腳下沾滿泥土,被人們親切地稱作“寧夏菇爺”。
林占熺回憶,隨后幾年,種菇的農民由200戶激增到1000戶,年人均收入不到300元的農戶當年種蘑菇后,收入提高8倍多,林占禧和他的團隊在塞上山川深刻踐行了“要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寫在農民的錢袋子里”的生動實踐。
1999年10月2日,閩寧村組織對種植的菌草進行測產,畝產鮮草12噸。有位老人編了一段順口溜:“菌草,菌草,閩寧草,幸福草,還是共產黨好,還是社會主義好。”
2000年,閩寧村一天出售的蘑菇就達60噸,當年的銷售額達到1億元。那幾年,村里家家攤錢買了鈸鼓,在科技工作組回福建過年前,敲鈸打鼓一路歡送,比過年耍社火還要熱鬧。
2021年的熱播劇《山海情》,真實還原了這段歷史,而劇中的凌一農教授,原型正是林占熺。
如今,寧夏的菌草食用菌產業已經告別農戶分散種植模式,實現了工廠化生產。在閩寧鎮閩寧扶貧產業園,占地面積92畝的雙孢蘑菇工廠化栽培項目,一期年種植銷售雙孢菇1000余噸,銷售收入1000多萬元,吸納勞動力65人,人均月收入達2500元至3000元。
在閩寧禾美電商扶貧車間內,員工正在為帶貨主播銷售的商品配貨。寧夏日報記者 左鳴遠 攝
(五)
20年,無數人走出西海固、走出大山,又有無數人走進來,重新探索發現這片土地。
兩地干部在多次的交談、探討中一直在思索,怎樣真正實現由“輸血式”向造血式的轉變?
用什么?答案是產業。
越是深入西海固,越是了解那里的急難愁盼。起初,福建援寧干部和寧夏各級干部思考最多的一個問題是:寧夏南部山區的老百姓還無法從根本上致富。根源既在于自然條件太差,傳統的農作物種植和畜牧業養殖都受到限制,也在于農村剩余勞動力不能大量輸出。
只有把人放到產業鏈上,才能真正改造當地的生產方式,真正打破傳統產業結構。通過產業鏈的縱向延伸和橫向拓展,使寧夏南部山區形成一定的產業集群。
“我是半個福建人,半個寧夏人。我人生最好的時光都留在了寧夏,這里是我的第二故鄉。”閩商柯允君,一年有80%左右的時間在寧夏,轉眼已經26年。
柯允君是寧夏日盛高新產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1997年他作為11位閩商代表之一,參加了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的習近平主持召開的閩寧協作第二次聯席會議。
那次會議后,柯允君決定把事業重心轉到寧夏。他專門請人設計了一座寓意“東西合作、閃出火花”的不銹鋼雕塑,立于寧夏的公司門前。如今,他的公司已成為亞洲最大的發泡劑和水合肼生產企業。
當年,林月嬋按習近平同志的指示,動員福建企業家來寧夏創業,尋找發展機會。其中有一位晉江的企業家叫陳德啟,他從閩寧村帶了一把土去了法國,找專家鑒定。鑒定結果是這里的土壤非常適合種植釀酒葡萄,日照等各項條件指標均優于法國波爾多地區。陳德啟回來后,在賀蘭山東麓一口氣承包了10萬畝荒地,部分用于種植釀酒葡萄。
有了投資,有了技術,結合當地的移民和土地,葡萄酒產業在這片戈壁灘上發展起來了。目前,已經發展到近10萬畝的規模,建成酒莊13座,從種植、加工到銷售,一個完整的產業鏈建了起來。
陳德啟踏上閩寧鎮這塊土地時,被寧夏各級政府招商親商的優惠政策、各級領導干部干事創業的激情所感染和打動。地處賀蘭山東麓的閩寧鎮,是世界上最適宜釀酒葡萄種植的區域之一。憑借多年商海打拼的經驗,陳德啟斷定,自己人生再次創業的機遇來了。他放下了東南沿海的房地產,成立了寧夏德龍公司,立志后半生在賀蘭山下種葡萄。
住著彩鋼房,吃著泡面,陳德啟用了幾年的時間,花了近3億元讓500萬棵樹木牢牢地扎根在這戈壁灘上。經過多年努力,陳德啟的“賀蘭神”品牌葡萄酒先后在國內外的多個比賽中奪得金獎。
35年前,18歲的福建小伙子黃添進揣著借來的三千塊錢北上銀川,就這樣,他成了福建到寧夏,從事食品加工的第一人。
黃添進的員工,主要來自西海固地區。看到西海固的員工,他就想起自己的過去,他開始思考能做些什么,幫助他們改變命運。 閩寧協作扶貧給黃添進帶來了新的機遇。2013年,黃添進投資1.3億元,在銀川建了一座食品加工廠,公司年產值1億多元。
2015年,黃添進當選為寧夏福建總商會會長。寧夏給予了閩商廣闊的發展空間,黃添進和許多的閩商早已深深扎根于此。1990年,黃添進一家子就全部來到了銀川,有三個小孩都在銀川出生長大,孩子們去外地上完大學,本來有很好的機會留在外地或者沿海,黃添進動員他們全部回到了銀川。 如今,他的兩個女兒都成家了,對象都找的寧夏本地人。從剛開始一家五口人,到現在十幾口人,四世同堂,銀川,成了黃添進的第二故鄉。
閩商們一個個、一群群地來,棲息在不同產業的鏈條頂端,引領走向,顛覆著西海固延續了千年的靠天吃飯的傳統耕作模式,成為推動寧夏農業產業化、工業現代化的重要力量。
在福建省的幫扶支持下,寧夏西吉、鹽池、隆德、永寧、紅寺堡等地相繼開工建設閩寧產業園、閩寧產業城,一批福建企業家帶著夢想、帶著希望走進西海固,將沿海地區的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到這里。
從菌草和馬鈴薯產業起步,如今閩寧協作發展起多少產業?寧夏人如數家珍——葡萄種植釀造、畜牧加工業、勞務輸出、新能源、電商……目前,已有6700多家福建企業入駐寧夏,安置當地勞動力就業10萬多人,8萬多寧夏人在福建務工,深度互嵌的閩寧產業協作成為寧夏高質量發展的硬核支撐。
山區百姓的如花笑靨,勝過贊美的萬語千言。勠力同心,閩寧兩省區攜手跨過全面小康,正合力推開共同富裕的大門。
(六)
扶貧濟困的最高境界,不是給予,而是引路。從1997年開始,每兩年一屆,福建向寧夏派出掛職干部。從溫潤的東南沿海來到干冷的西北高原。一批又一批的干部走到百姓心上去,稱自己的重量。
1997年的初冬,第一批福建援寧干部來到寧夏,塞上苦寒時節,干部們從溫潤的江南到這樣嚴酷的環境之中,備受考驗。在海拔2000多米的六盤山區,高原反應讓很多人晚上睡不著覺,幾乎每天都會流鼻血,喝了這里的水,他們會連續幾天拉肚子。每一批掛職干部剛來到寧夏之后,都會經歷水土不服、拉肚子、流鼻血、高原反應、失眠……沒有人選擇離去。用掛職干部的話來說,“為了這點事兒回去太不值得了。”
20多年來,福建省連續有13批援寧干部接力幫扶寧夏。他們克服高原反應、氣候干冷、語言不通、飲食不適等困難。跨越三千里的風雨同行路,留在時光尺子上最溫暖的、明亮且永不磨滅的刻痕,是那些血濃于水的故事:
福建第七批援寧工作隊領隊陳永共,持續的高原反應,掛職期間做了心臟搭橋手術,來時滿眼青絲,走時一頭白發,這位帶病工作的低調領隊,卻帶領他的團隊交出了“高調”的成績單。
2016年11月,第十批援寧掛職干部李仲福赴固原市原州區掛職。時隔一年,妻子陳瑩主動請纓赴寧支教,攜著他們年僅10歲的兒子,追隨李仲福的腳步,舉家遷到固原,一同在西海固地區書寫屬于這個小家庭的“減貧故事”,成為流傳在當地的一段佳話。在寧夏兩年間,他先后招商引資20多個項目,推動在福州設立六盤山特產專賣店,為寧夏好物找尋市場出路。如今,已經離開寧夏、回到福建的李仲福,還會利用業余時間到六盤山特產館看看,“寧貨閩賣”消費扶貧成為他與寧夏扯不斷的連線。
2018年2月12日,在成都召開的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座談會上,福建援寧干部樊學雙作為東西部扶貧協作掛職干部的唯一代表,向習近平總書記匯報了援寧工作開展情況。閩寧協作成效得到習近平總書記的充分肯定,并指示“繼續做好、再接再厲、久久為功”。
“我們從前輩手里接過了閩寧協作的接力棒,就一定要把黨和人民交給我們的使命任務完成好,不辜負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囑托和閩寧兩省區人民的深切期盼。”樊學雙說。
2018年12月,在脫貧攻堅的關鍵時期,已在隆德縣掛職兩年的樊學雙沒有離開,他選擇繼續留下來,懷揣“不到長城非好漢”“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勁頭,撲下身子投入到閩寧對口協作第一線。
山河壯闊,福建人在寧夏耕耘著,也收獲著。“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是援寧群體共同的價值追求。他們奔忙在項目和工地、和貧困戶結對子、與學生打成一片、視病人如親人……當看到滾燙的淚水滑落,當聽到發自肺腑的感謝,那一刻,所有的付出與辛勞都升華為一種更強大的力量。
那些歷歷在目的畫面,那些難以言說的付出,與那些黃土風沙,酸甜苦辣摻雜在一起,成為福建掛職干部們共同儲藏的美好回憶。一位掛職干部在日記中寫道:“一個人的力量,是西北荒塬上一棵向風的草,但是我們年年開花,年年結果,總有一天,我們的力量會綠染山川。”
2023年9月14日,援寧醫療隊隊員張秀喜在離開寧夏前,最后一次來到永寧縣木蘭幼兒園,為這里的孩子們講授秋季傳染病預防知識,她教得耐心,孩子們也學得認真。寧夏日報記者 左鳴遠 攝
(七)
浩浩湯湯的閩寧對口協作史上,有多少默默奉獻的人們,就有多少用苦與樂、笑與淚寫就的人生故事。
援寧醫生來了,支教老師來了,技術專家來了……打井窖、修梯田、蓋學校、修道路……20多年來,福建向寧夏派出掛職干部、農業和醫療技術人員、專家、教師、大學生志愿者超過2000人。在難忘的日日夜夜里,他們把青春歲月、深情厚誼乃至生命拋灑在西海固地區的溝溝坎坎、旱塬峁梁。
2006年8月,25歲的福建支寧教師李丹來到隆德第二中學任教。初來乍到,這個“80”后的女孩被西部的貧困驚呆了。2007年4月開始,李丹用工資資助從小因車禍失去父母的鄰泉村女孩趙艷,她還勸說父親資助一位家庭極度貧寒女生王巧琳。王巧琳永遠記著李丹對她說的那一句話:“考成怎么樣、考到哪去,都無所謂。最重要的是,你一定要從那里走出去!”
一年后,李丹支教期滿回到福建,依然保持著對兩個孩子的資助。2008年1月,李丹被查出患上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病床上飽受病痛折磨的他,依然牽掛著寧夏的學生,她一再叮囑父親:“一定要幫助兩個孩子完成學業,這個夢不能讓病魔帶走。”
土豆,饃饃,鞋墊……西海固的鄉親們拿不出太貴重的禮物,就把自己產、自己做的東西往支寧的福建老師手里塞。一位福建支寧的老師說:“有一次下鄉家訪,一個學生的母親偷偷把一雙新做好的鞋墊塞在我羽絨服口袋里,后來我上課的時候鞋墊掉了出來,被學生看到了,他們就暗暗記下,過后人人都從家里帶鞋墊來送我。”
李丹走了,但更多的“李丹”來了。20多年來,福建各地1100余名優秀教師和廈門大學、福州大學支教團200余名優秀學子來到西海固中小學支教。
“用一年的時間,做一生難忘的事。”這是福建赴寧支教教師的日記合集里,提到最多的一句話。“教育的本質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召喚另一個靈魂。”教育幫扶是閩寧對口幫扶的重要內容,福建援寧教師隊伍,把一顆顆希望的種子,溫柔地播撒在孩子心里。
自閩寧兩省區正式建立教育共建幫扶協作關系以來,在師資培訓、教育資源共享、職業教育招生辦學、從基礎教育到高等教育等領域,密切交流互訪,教育協作水平不斷深化。1996年至今,福建先后派出近千名醫療專家和青年志愿者,援建婦幼保健院和各類醫療衛生院所323個,為數萬名山區百姓開展義診和疑難雜癥治療。福建1328人次教師和醫療技術人員來寧支教支醫,幫助寧夏培訓教師7585人次。
西海固的群眾,對“福建”格外親近——“福建”,是那個總來家里串門子的干部,說話帶著南方口音,眼中滿是關切;“福建”,是那位教娃娃讀書的老師,看著身材瘦小,吃起苦來卻毫不含糊;“福建”,是那名穿著白大褂的醫生,治好了許多人的病……
你聽,一曲《山海戀》唱出了閩寧兩省區人民的心聲:
山戀著海,海戀著山,心與心相連,多長的路途都不再遙遠;
山戀著海,海戀著山,手與手相牽,最美麗的夢用愛一起圓……
山海情未了,回蕩天地間。
(八)
2020年7月3日,中宣部以云發布的方式,向全社會宣傳發布了“閩寧對口扶貧協作援寧群體”的先進事跡。稱他們“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開創的閩寧協作事業的堅定踐行者,是東西部扶貧協作接續奮斗者,是社會扶貧的創新發展先行者,是全球減貧治理中國智慧的積極探索者”,授予他們“時代楷模”稱號。
發布儀式現場,曾在寧夏掛職擔任隆德縣委常委、副縣長樊學雙帶來了一張紙。
紙很薄。那是一份申請,來自一個特殊的建檔立卡貧困戶,申請不是向政府尋求幫助的,而是申請一家三口主動退出最低生活保障。
寫申請的人叫辛寶同。大學畢業后,疾病讓他走進人生的灰暗面。為治病,家中欠下近30萬元的外債。一年后,他下身癱瘓;禍不單行,他父親也因車禍全身癱瘓!一家有兩個重度殘疾,除了社會兜底資金,此前,全家一年就靠1000塊錢的土地流轉金生活。 是什么樣的底氣,能讓他主動放棄幫扶?
掛職期間,樊學雙了解到,隆德縣當地還有很多這種情況的殘障人士,在河南農村貧困家庭長大的他,多方籌措資金,在隆德縣建立了寧夏第一家縣級殘疾人托養創業服務中心,辛寶同和父母成為第一批入住托養的受益者,吃住全部免費。有大學學歷的辛寶同發揮特長,“晉升”為中心電商平臺管理員,每月收入2000元,他記得拿到第一個月工資,給了媽媽,媽媽抱著他就哭了。
后來,樊學雙鼓勵創辦殘疾人電商協會,從注冊到培訓,辛寶同發現都是樊縣長親自跟他對接。有一次談完業務回家上車時,由于辛寶同不方便,樊縣長二話不說抱住他的腿,抬他上車。當時他鞋上有泥,碰了樊縣長一身灰,樊縣長反而怕把他弄傷了。 辛寶同一年掙了將近13萬,成了致富帶頭人,帶動了全縣2390個人的分紅。他母親也到家門口的扶貧車間制作人造花,母子倆都有了收入,全家的日子頓時柳暗花明。
樊學雙說:“我手里的這張紙很薄,輕若鴻毛;但是它卻重若千鈞,那是一顆心的重量,更是閩寧協作這么多年,援寧群體和當地群眾雙向奔赴的重量。”
2021年2月25日,人民大會堂,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時任閩寧鎮黨委書記張文接過閩寧鎮榮獲的“全國脫貧攻堅楷模”榮譽獎牌,習近平總書記以8個字深情勉勵:“一以貫之,刮目相看!”
短短8個字和那塊沉甸甸的獎牌讓閩寧鎮干部群情振奮。閩寧鎮鎮長馬曉平說:“我們一定要弘揚脫貧攻堅精神,一錘接著一錘敲、一任接著一任干,帶領黨員群眾發展優勢產業、建設美麗新農村,讓群眾過上好日子。”
躬身為橋,連接山海。從“時代楷模”到“全國脫貧攻堅楷模”,兩個沉甸甸“楷模”的背后,有千千萬萬的人。
閩寧對口協作27年來,一群人,從大海邊深入黃土高原,帶來資金、資源、技術和經驗,還有拼搏的精神。他們用一代人的時間改天換地,從世界來說,這是絕無僅有的,是只能在中國發生的奇跡。 他們是閩寧協作事業的堅定踐行者,詮釋了中國共產黨人民至上的價值理念、真摯厚重的人民情懷、一諾千金的不懈追求。
經過20多年的山海協作和一批批援寧群體的接續奮斗,閩寧對口協作事業不僅創造了東西部對口協作的“閩寧模式”,也為中國和世界的減貧事業貢獻了“閩寧智慧”和“閩寧方案”。
當我們的目光穿越歷史風云,解讀“閩寧模式”,追尋其留在西海固地區的閃光足跡時,我們會為福建寧夏心手相牽而感動,為發生在這里的翻天覆地變化而感慨,為決策者的博大胸懷和雄韜遠略而點贊。
這一開天辟地的歷史創舉,將東部的經驗、模式、思路,將無私奉獻精神、責任和愛,將“愛拼才會贏”的文化內核,播種在西海固這片世界級的貧瘠土地上,深刻影響并改變著這片熱土及生活在這里人們的命運。
多少年翹首企盼,多少年的艱難摸索,多少年的沉默忍耐……今天的人們用一代人的時間,結束了千百年來祖祖輩輩貧困的宿命,讓不適宜人類生存的西海固變成了希望之地,為聯合國千年發展計劃樹立了一個中國樣板,留給世界一個巨大的驚嘆號。
山為脊梁,海是胸襟,聚山海之力,乘浩蕩東風,時代的巨浪驚濤拍岸,一幅更加波瀾壯闊的美麗畫卷正在展開,眺望著無限美好的未來!(寧夏日報客戶端編輯部)